【普安新聞】向內挖潛結碩果 降本增效“加速跑”
來源:甘肅普安制藥 作者: 時間:2025-5-24 閱讀:
在深入開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活動之際,普安制藥黨委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及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《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》精神。公司黨委積極倡導黨員帶頭,各部門多措并舉壓縮開支,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。在此背景下,設備管理部以“刀刃向內”的攻堅精神,聚焦廠區綠化工程、藥渣綜合利用、循環水泵改造三個關鍵領域,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交上了一份亮眼答卷。他們以自主創新為犁鏵,如同在祁連山下的沃土上辛勤耕耘的勞動者,用智慧和汗水澆灌出高質量發展的累累碩果。
廠區綠化
全員參與,繪就綠色與效益畫卷
在工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平衡命題中,普安制藥始終堅定不移地走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綠色發展道路。走進廠區,映入眼簾的是樹木成蔭的景象,仿佛置身于一座美麗的公園,讓人身心舒暢。花園式的制藥企業正是普安人樸實苦干的生動寫照。多年來,每到植樹季節,公司都會組織全體員工開展植樹活動。今年,因新建廠區未綠化面積大,設備管理部聯合戰略規劃部、生產管理部組建的“綠化攻堅隊”,以“零高額采購、零外包依賴”為目標,開啟降本攻堅:資源循環“借”生機,積極對接工業園區,申請到1200立方米綠化種植土;聯系外部單位免費贈送30余方有機肥和50公斤草籽,組織職工在生產之余自力更生,在短短的五六天時間內完成了任務,相比之下節約近10萬元。2000多平方米的草坪種植,這只是企業節能降耗戰略的微觀投射。
藥渣“重生記”
看廢棄物如何煉成綠色能源密碼
在中藥企業的生產線上,煎煮后的藥渣曾是令人頭疼的“工業廢料”——全國每年超千萬噸藥渣中,約60%因高含水量、易腐敗特性被直接填埋,這不僅占用土地、釋放甲烷,還需支付高額處置費。然而,普安制藥通過“變渣為能”的技術革新,讓藥渣經歷“脫水—粉碎—制粒—燃燒”的一系列蛻變,成為熱值達2500-3500大卡/千克的生物質顆粒燃料,替代部分燃煤。當一粒粒藥渣顆粒落入鍋爐,跳動的火焰里閃爍的不只是能源,更是工業文明與生態保護的和解密碼。這不僅僅是噸渣100元的收益數字,更是對“藥渣全封閉管理,廢棄物即放錯位置的資源”這一理念的生動詮釋,更是在循環利用安全管理賽道上跑出“減碳增收”加速度。
水泵改造
精準測算,撬動節能降耗杠桿
循環水泵75kW大功率電機存在“大馬拉小車”的問題,造成了能源浪費。設備管理團隊迅速行動,組建了黨員技術攻堅小組,黨員帶頭扎根生產現場。他們認真采集數據,進行科學計算,并立即開展改造工作。最終實現了從75kW到5.5kW的“瘦身”奇跡,年節約電費超10萬元,真正做到了用技術創新的“四兩”撥動了節能降耗的“千斤”。
節能,不只是設備升級的“硬投入”,更是管理創新的“巧功夫”;降耗,不只是成本數字的“減法”,更是全員智慧的“加法”。當“綠色綢帶”在廠區延伸,種下的是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,收獲的是從“生態效益”到“文化效益”的全鏈條增值。這場攻堅的真正意義,在于讓“每一寸土地都能創造價值,每一份努力都能點亮綠色未來”的理念,深深扎根于企業發展的土壤。當春風拂過新綠的草坪,吹過高效運轉的設備,普安人用實干書寫的降本增效答卷,正轉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,推動企業在新時代的賽道上加速奔跑。
上篇:
下篇: